40年前,香港歌星為什麼都要搶著翻唱日本歌曲? (Loading...)
資訊 正解局 2023-08-23
可惜人間盡耳聾。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年有個現象,網路流傳的歌曲越來越多,可真正令人記住、傳唱開來的反而沒幾個。
無論是00后,還是90后、80后,都格外懷念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歌壇。
那可謂是「神仙打架」的光輝歲月,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至今還在被人傳唱和懷念。
可聊到香港樂壇,似乎一直繞不開這樣的話題:
日本歌手養活了大半個香港歌壇。
這個說法可能有點誇張,但是有個真實的情況是,在上世紀中後期香港流行樂中,大量歌曲翻唱自日本歌手的作品。
像中島美雪、都倉俊一、因幡晃、喜多郎等,許多代表作品都被改編為了中文歌。
拿中島美雪來說,這位活躍於日本樂壇的傳奇女歌手,被很多國人視為「一個人撐起了香港流行樂壇」。
據說中島美雪自出道以來,有七十多首歌曲被翻唱,約有130位華語歌手翻唱過她的作品,因此,她也被戲稱為「養活半個華語樂壇的女人」。
而其他出名的日本歌手,平均也有兩到三首作品曾被香港流行樂壇改編和翻唱。
更有一種極端的說法:因為現在沒得抄了,所以,香港樂壇衰落了。
真是這樣嗎?
更根本的一個問題是:
香港樂壇為何偏愛日本歌手的作品?
難道真是像有些網友所說「香港歌手只會抄襲,根本不會原創」么?
為了搞清楚這個話題,我們不妨先看看香港樂壇究竟翻唱了多少日本歌手的作品。
有網友按照「翻唱者+翻唱曲目+原創曲目」羅列了一下:
果然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麼多我們曾經熟悉的香港歌手,居然都翻唱過日本歌手的作品。
關鍵這還只是香港歌手翻唱日文歌曲的一部分……
不過,我們不能就此武斷地認為,那些翻唱日文歌曲的香港歌手缺乏原創精神。
事實上,這一現象背後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
20世紀60年代,香港經濟雖然有了快速騰飛。
但是,香港曾長期被認為是文化沙漠,粵語歌曲也一直不溫不火。
當時,香港中老年人和移民更偏愛粵劇及傳統戲劇,將剛出現的粵語歌曲視為靡靡之音,既不欣賞也不在意。
直到20世紀70年代,隨著許冠傑、林子祥、徐小鳳、羅文等歌手相繼嶄露頭角,節奏鮮明,歌詞生動的粵語歌曲才逐漸被香港人喜歡並接受。
被譽為香港流行音樂鼻祖的許冠傑,真正將粵語歌曲推向了市場
尤其是有「樂壇奇才」之稱的許冠傑,他是香港流行音樂鼻祖,也是最早將粵語俚語編曲作詞,真正開啟了粵語流行樂壇的序幕。
但是粵語歌曲並沒真正紅火起來,包括整個香港音樂市場始終是「溫吞水」的狀態。
原因既有實力不夠,也有市場未被開發,導致流行樂不賺錢等因素。
不過,香港音樂人也有羨慕的對象。
當時台灣地區流行樂受日本文化影響,市場通過改編及翻唱日文歌曲大獲成功,無論唱片公司還是從業者均獲益匪淺。
台灣歌手鄧麗君是翻唱日文歌曲的歌手中最出名的一位
既然有效仿對象,香港樂壇也立即照貓畫虎,興起一股「日曲粵詞」的熱潮。
簡單地說,就是唱片公司買來日文歌曲版權后,保留旋律重新填詞,再讓歌手演唱。
那港台樂壇為何不買歐美歌曲,偏偏青睞日文歌曲呢?
這或許與當時日本經濟崛起,成為亞洲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有關。
二戰之後,日本經濟一方面依託美國的援助逐漸復甦;
另一方面,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資本支出和財政刺激,以推動經濟發展。
到上世紀70年代末,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體,人均GDP已經超過8000美元,令人羨慕。
經濟發達也為日本文化輸出帶來了優勢,由於歐美文化亞洲實在是「水土不服」,使得文化更近似的日本歌曲在亞洲各國和地區更容易被接受。
這其實也是正常現象,二戰前的美國被歐洲人視為「沒有文化的荒地」,但戰爭后,歐洲又立即「跪舔」美國,這種前倨後恭的態度背後,依然是強大的經濟實力在說話。
客觀地分析,相比於節奏明快硬朗的歐美歌曲,日本歌曲音調委婉,層次更豐富,確實更符合東方人的欣賞習慣。
這是由於日本歌曲多為五聲音階,不僅吸收了中國傳統音樂「宮商角徵羽」旋律,還借鑒了大量西方音樂創作技法,從而為歌曲營造出獨特的情感基調。
日本經濟騰飛帶來的文化繁榮
巧的是,粵語有著鮮明的古文特徵,比如發音鏗鏘,抑揚頓挫感等特點,使得粵語配上日本歌曲旋律后,相得益彰,更富有感染力。
在藝術上,不同文化彼此借鑒、交融是十分正常,也是各類新藝術萌芽的起源。
不過,香港樂壇崇尚翻唱日文歌曲,也是源自背後一家唱片公司的推波助瀾。
熟悉香港流行樂史的朋友都知道,香港樂壇的盛世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80年代的「譚張爭霸」,二是上世紀90年代的「四大天王」登場。
譚詠麟和張國榮都是香港歌壇的實力唱將
所謂「譚張爭霸」是指譚詠麟和張國榮,至今都是香港樂壇神話級的人物。
這兩位也恰恰在翻唱日本歌曲上受益最大,代表作有不少來自翻唱之作。
比如譚詠麟的《忘不了您》《雨夜的浪漫》《朋友》《愛情陷阱》等,以及張國榮的《風繼續吹》《不羈的風》《Monica》《有誰共鳴》等,均為翻唱作品。
據統計,譚詠麟曾翻唱了26首日文歌曲,張國榮翻唱了約28首,彼此旗鼓相當。
到了「四大天王」時代,翻唱日文歌曲更成為這些歌手自身演唱事業的標配。
香港歌壇的「四大天王」
幾乎同一時期,香港樂壇還活躍著林子祥、梅艷芳、李克勤、黃家駒、林憶蓮、葉倩文、beyond等一大批樂壇宿將和新星。
在香港,歌手想成名,必須與成熟可靠的唱片公司簽約,才有機會僅憑一首歌便一炮而紅。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歌手背後都藏著一家幾乎佔據香港音樂市場半壁江山的唱片公司——寶麗金。
成立於1970年的寶麗金(PolyGram),是一家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國際唱片巨頭,在全球主要音樂市場都有分公司。
寶麗金在亞洲的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中國香港都設有分公司,同屬於旗下的遠東大區。
寶麗金的遠東大區下設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與中國香港等分公司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寶麗金的遠東大區總裁鄭東漢,中國香港和日本分公司都受他管理。
順便說下,鄭東漢還是著名歌手鄭中基的老爸,後者才因此在圈內有了「太子爺」的綽號。
鄭東漢和鄭中基父子
寶麗金在當時的亞洲可謂財大氣粗,特別是具有豐富的國際流行樂市場經營經驗,在尚不成熟的香港唱片市場,屬於「降維打擊」。
在寶麗金巔峰時期,旗下有近百位香港知名歌手。
從當年的許冠傑、劉文正到譚詠麟、張國榮、徐小鳳、陳慧嫻、關淑怡、溫拿、童安格、張學友、黎明、劉德華等都曾是寶麗金的簽約歌手,僅達到「白金唱片」(銷量超100萬張)標準的歌手,就有10位。
唱片公司是賣唱片的,歌手唱得好,知名度高,唱片就自然賣得多,唱片公司才能賺大錢。
既然唱片公司從培養到包裝一個歌手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肯定是希望儘快收到回報。
寶麗金時代,中國香港與日本的公司因為是同一個老闆的關係,內部進行歌曲版權轉讓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即便是日本其他唱片公司作品,寶麗金購買版權也很方便。
因此,香港寶麗金的策略就是:
先看看哪些日文歌曲比較動聽又受歡迎,然後商量購買版權,再立即找人改編歌詞,匹配合適的歌手,包裝上台。
對於寶麗金來說,無所謂日文歌曲還是粵語歌曲,只要能賣錢就行。
被譽為華語歌壇「奶媽」的中島美雪,在很長時期內,幾乎每周都有華語歌手去翻唱她的作品
不過,考慮到文化習慣差異,日文歌曲的旋律是不錯,但歌詞不一定都合適。
所以香港寶麗金買來日文歌曲的版權后,一定會請高手填詞,從而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比如梅艷芳《夕陽之歌》與陳慧嫻《千千闕歌》,均翻唱自近籐真彥《夕焼けの歌》,旋律都一樣,可真正讓人記住的還是歌詞。
梅艷芳與陳慧嫻均翻唱過日本歌手近籐真彥的《夕陽之歌》
應該說,香港樂壇在一定時期的繁榮也離不開媒體的助力,特別是香港各大電視台和電台。
上世紀80年代初的香港,經濟也迅速騰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總量達到2000多億元人民幣,香港得到「東方之珠」的美譽;
反觀內地,當時GDP總值最高的江蘇省還不過400億元人民幣。
經濟繁榮的同時,香港的媒體業也很發達,除了不計其數的各類報刊,當時有3家電視台(佳藝電視、麗的電視、無線電視)和2家廣播台(香港電台、商業電台)。
香港就這麼點地方,廣播電視翻來覆去也沒更多新聞好挖,可又急需擴大關注度和影響力,就自然選擇與唱片公司「攪合」在了一起。
要知道香港也不是只有寶麗金一家唱片公司,同時期還有「滾石」、「飛碟」等十多家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也都想捧紅旗下的歌手。
華語樂壇曾經最著名的三大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在這些廣播電視媒體的配合下,不斷推出各類「每周金曲」「歌壇新秀大賽」等活動,全方位向大眾推薦新人新歌。
不僅如此,電視和電台之間還經常「掰手腕」。
香港電台這邊剛播放「十大中文金曲」,TVB就立即推出「十大勁歌金曲」等一系列策劃,將市場越炒越熱。
香港歌壇也由於群英薈萃,歌手都急切地希望在有限的舞台佔據一席之地,只能聽從唱片公司安排,要唱什麼就唱什麼,管它是不是翻唱……
所以香港歌壇到了上世紀80年代,幾乎人人都有翻唱日語歌的經歷。
香港「四大天王」曾是香港樂壇輝煌時期的重要代表
有人也統計過,「四大天王」出道后大約翻唱過79首日文歌曲,有些還是各自的成名曲。
其中,張學友37首,包括《李香蘭》《藍雨》《月半彎》《分手總要在雨天》等;
黎明22首,包括《我的親愛》《夏日傾情》《夏日燒著了》等;
郭富城11首,包括《對你愛不完》《唱下去》等;
劉德華9首,包括《長夜多浪漫》《笑著哭》等。
可能有朋友注意到,「四大天王」中,張學友作為「歌神」,翻唱日文歌曲最多並不奇怪;
但同樣在唱片銷量上不輸張學友的劉德華,為何只翻唱了9首日文歌曲呢?
相比之下,郭富城翻唱的日文歌曲似乎也並不算多。
「四大天王」中,劉德華和郭富城翻唱的日文歌曲相對較少
這是因為郭富城是被「飛碟唱片」挖掘和包裝,隨後去了華星、華納以及大國文化等公司,並沒有與寶麗金合作過,翻唱日文歌曲機會就相對少了很多。
郭富城翻唱日文歌曲雖說相對較少,但他當年銷量突破100萬張的專輯《對你愛不完》,那首成名曲其實是改編自日本歌手田原俊彥的《シルエットは踴れない》。
不過,原唱在日本並不紅火,反而是郭富城的翻唱,徹底在亞洲掀起了一股「郭富城旋風」。
至於劉德華,他因為還要同時拍電影和電視,與寶麗金就簽了3年,加上他更喜歡原創性歌曲,所以算下來翻唱日文歌曲最少。
其實不只是這些天王巨星,連寶麗金旗下的王菲,成名曲《容易受傷的女人》就翻唱自中島美雪的《口紅》。
王菲首張專輯《王靖雯》中,5首翻唱歌曲,3首是日文歌
也是從那個時期,在香港經濟一片繁榮景象的影響下,香港流行樂隨著各類渠道潮水般湧入內地,深深影響了一代人。
很長一段時間,內地聽眾並不知道很多香港歌手的歌曲是翻唱自日文歌曲,即便知道可能也無所謂,反正喜歡的是某個歌手,覺得人長得好看,歌好聽就行。
世事起伏如山,總能在歌聲中一笑風雲過。
但我們必須看到,翻唱其實也對香港樂壇帶來巨大衝擊和不利影響。
香港樂壇的創作界很長時間始終是後繼無人的狀態。
上世紀70年代中期,香港樂壇最重要的「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成員還不到30人,大部分人還因為寫歌不如寫小說賺錢,只是把譜曲作詞當作兼職。
哪怕像許冠傑這樣的代表人物,他創作粵語歌曲的動力也是賣給電影公司做主題曲后,才敢出唱片賣錢。
到上世紀80年代時,雖然唱片公司層出不窮,也培養了一批詞曲創作者,但也一直只是作為儲備人才,很少敢讓新人為大牌歌手寫詞作曲,生怕市場不接受。
同時,也是由於寶麗金的「簡單粗暴」的示範效應,大部分唱片公司也有樣學樣,或翻唱日文歌曲,或翻唱歐美歌曲,雖然提升了香港流行樂壇的歌曲數量和影響力,但也給日後的青黃不接埋下伏筆。
在香港流行樂的繁榮時期,唱片公司覺得,既然翻唱來錢更快,隨便填詞都容易紅,那何必還花大價錢去培養創作人才,便不斷裁撤和縮減創作隊伍。
這種背景下,香港樂壇也就很少有人願意靜下心來創作音樂,找個歌曲扒一下就好。
香港樂壇其實從不缺原創人才,不僅有黃霑、顧嘉輝這樣堪稱大師級的創作者,還有如雷頌德、麥振鴻、蔡國權、林敏怡、劉以達、鮑比達、陳勛奇等傑出的音樂人。
可惜的是,輝煌時期的香港樂壇始終沒有形成固定的音樂創作培養體系,只追捧「天才」,卻忽視了基本的「人才」培養,使得隨著老一代的創作者不斷離去,中生代的創作人已難以扛起大旗。
至於如今的新生代創作人,滿腦子都是抄襲和變現。
商業將香港樂壇推向了華語樂壇的頂峰,但也腐蝕了香港樂壇。
投機取巧的翻唱,急功近利的商業包裝,使得從歌手到創作者盡顯疲態。
這些年來,香港流行樂壇逐漸式微,固然有盜版及市場不景氣等外部原因,但也和自身音樂創作力量枯竭,喜歡賺「快錢」有著密切關係。
2003年,黃霑病逝前,有記者詢問他香港樂壇逐漸沒落的原因。
他默默留下七個字:
其實人間盡耳聾。
時至今日,香港樂壇連翻唱都成了絕唱,溫柔地哼唱起來,每一句都成為了痛徹心扉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