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對話·彭於晏 | 新片拿下國際大獎,全靠狗? Loading...
資訊  2024-06-16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你有沒有想養狗?」見到彭於晏時,他很熱情地和我們聊起電影《狗陣》幕後的各種故事。他自己也在影片殺青之後,收養了參與電影拍攝的3條狗狗演員。

一隻是電影里陪伴著他的黑狗「麻繩」——小辛;另外兩隻是電影里最後「麻繩」的孩子們。一切挺特別的緣分,畢竟在遇到小辛之前,對動物毛髮過敏的他,一直愛狗卻沒機會養狗。

似乎從《狗陣》開始,彭於晏生活有了很多變化。他不再只是明星彭於晏,更多還是小區鄰居會遇見的「鏟屎官」彭於晏。狗狗給予了他生活很多不一樣的色彩。

在做客1905電影網《對話》欄目中,「改變」,是他頻繁提及的概念。

在遇到《狗陣》劇本時的當下,社會很多事情的發生,改變著他的世界觀,「你要改變自己的心態才可以有更多可能」。只是萬變不離其宗,「也可以說回到了最初拍戲的初衷和狀態。」

01.

彭於晏曾經上過一次話題,關於談及自己兩年沒有真正拍戲。那陣子他想休息一下,給自己放個假,做一些其他事情,體驗不同的東西。

恰恰是那個時候,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改變,試著調整自己的情緒,以及看待世界的眼光。恰是這時候,他接到了《狗陣》的劇本。雖然導演是渴望合作已久的管虎導演,但是彭於晏看到要演一個在西北生活的人,驚訝的同時,也有過猶豫。

事實上,總製片人梁靜基於對彭於晏的過往認識,覺得他身上有一種不一樣的氣質,便向管虎導演推薦了他。管虎和彭於晏也僅在活動上見過面,聽到梁靜的提議,從對其大眾形象的認識上,倒吸一口氣,但還是準備見一面。

彭於晏第一次和管虎導演視頻時,不修邊幅的造型反而給導演不少驚喜,甚至感嘆,「好像也不是那麼帥。」於是,兩人最終達成了這次合作。

我們試著把他的這段拍攝旅程定義為,「演員彭於晏的再出發」。

他聽完之後,少有的慢下來思考了一番,「可以說是再出發,也可以是回到最初拍戲的那種初衷。」

《狗陣》的拍攝經歷很特別,整個劇組置身於西北小鎮, 「手機訊號不好,沒有那麼多網路,不用想著宣傳這些事情。」 每天醒來就工作,不行就繼續拍,「我覺得,《狗陣》對於演員,或者工作人員都是一個極具實驗性的挑戰。」

這部電影前期準備工作非常久,彭於晏每天都要學習摩托車技能,同時要跟著馴狗師,一直了解如何跟狗相處。《狗陣》劇組有上百隻狗,還有動物園裡涉及的老虎、狼等動物。這都需要他提前去熟悉,減少現場的失誤。

除了角色的自身技能以外,和以往一樣,彭於晏會為塑造這個角色,按部就班,為找尋支點做足準備——去西北地區體驗生活,看當地人是如何生活的,會寫人物小傳,去理解這個角色為什麼變得不愛說話。可到了現場,過去這些方法論,似乎在這裡並不奏效。

當他在表演完之後問導演表現如何。結果管虎告訴他,「關注這個狗。」那時候的他,好像不再是焦點。

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很多時候導演都會拍三四十條,最後彭於晏心裡甚至都已經受不了,「趕快拍完了吧。」後來他突然意識到,可能這種反應恰恰是導演管虎樂於看到的東西,「如果我是按人物小傳去想象,去想這個角色的話,可能就不會有這些了。因為內心那種暴躁不是演出來的。」

彭於晏也沒想到原來這個電影的表演會有這種不確定的狀態,甚至不是即興的東西,更多是一種人物本身下意識的瞬間,「後來想想,這些表現都是我之前在其他戲里沒有遇到過的,可能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電影時刻。」

或許那些時刻,對彭於晏也好,《狗陣》劇組也罷,正被電影之神所眷顧。

02.

導演管虎想拍《狗陣》的原因很簡單,希望能完成一部屬於初心的影片。

作為演員,彭於晏亦是如此。談及《狗陣》拍攝的種種,彭於晏總有很多說不盡的感受,他願意和大家一點點剖析電影的每一幀,一切都很純粹,沒有任何目的。

毋庸置疑,過去的彭於晏身上,大眾很難忽略他身上自帶的明星光環,反而忘了他作為演員最本質的一面。這次《狗陣》宣傳過程中,罕見看到他會做太過娛樂化的宣傳,反而儘可能回歸電影本質,

似乎有瞬間,我們在彭於晏身上看到了當初《翻滾吧!阿信》里的他。那時候的他,正陷入偶像的怪圈裡,也是演技有所爭議的階段,恰好接到了《翻滾吧!阿信》的劇本——一個勵志題材的故事,更需要他從體型和技能上,接近一名體操運動員。

過程自然是艱苦的,但結果也是美好的。阿信這個角色也成為彭於晏早期備受認可的角色,在更多人眼裡,他不再是只能演言情題材的小生。

因為《翻滾吧!阿信》海外銷售的宣傳,2011年,彭於晏第一次去戛納影展,但那時候並沒有太多其他工作,「我就在海邊沙灘秀了一下,就好像打卡一樣。」但又有哪個電影人不會被五月戛納的迷影氛圍打動呢,「那時候雖然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帶作品再來戛納。」

2021年,電影《熱帶往事》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但因為當時各種原因,大家都無法前往。今年,電影入圍了第77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競賽單元,最終並拿下了最佳影片大獎。小辛也獲得戛納電影節為表彰動物特設的「狗狗棕櫚評審團大獎」。

從第一次去戛納,到《狗陣》載譽歸來,中間相隔13年,剛好是中國人眼裡12年一個輪之後,新的開始,恰也點中了彭於晏的當下。

習慣了往日討論彭於晏的帥氣外表,或是線條分明的肌肉,大家總是會後知后覺發現,原來他也過了40歲。只是現在的他反而會有更多慢下來的節奏,去重新看劇本,對各種角色有不一樣的認知。

比如《狗陣》。如果是之前遇見的,他也不一定能像現在這樣完成。

放緩生活之後,也會把更多時間留給家人。這次去戛納,他也帶著母親一同前往,想讓她感受一下歐洲的風情,體驗一下電影人的盛會。

他和母親一樣,都是在戛納電影宮裡第一次看完全片。

即便知曉完整劇情,但依舊在開場不久,彭於晏被電影感動到不行。雖然電影很多都是方言,也只是英文字幕,母親並不一定完全看懂,仍看得淚流滿面,「可能老人家電影看久了。」彭於晏不忘打趣到。

小辛也陪著他一起去了戛納,他也會調侃,一出道就拿獎,是「華狗之光」。

生活里有了小狗之後,也發生很多變化。但一開始,他對養狗甚至擔憂,害怕自己工作可能沒法好好照顧它們,但當下做了決定之後,後面會發生的事情就交給未來的吧。

現在的彭於晏也成了小區里知名的「狗奴」,「我早上跑步會帶著它們,它們活動量比較大,很多時候也會帶它們爬山,到處走。我現在覺得我生活完全不一樣了,也給家人帶來了不同的能量,因為有動物在,每個人的心情都不一樣。」

03.

雖然《狗陣》對於彭於晏而言是一次改變,但他似乎一直在求變的道路上。

《翻滾吧!阿信》之前,他拍了很多的偶像劇,但這個勵志,甚至是動作片找到他的時候,欣然接受了,「其實我有很多面,很多時候真的是導演們想要改變我,或者我想改變,都有可能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我。」

至於未來,彭於晏沒有計劃,但回頭再看,這一路是幸運的,「在這個時間,我總能碰到一些讓我比較有感覺的角色,我就可以做一些改變,當然這也是冒險,我就是喜歡冒險,想去試試看有沒有可能,當然只是結果是沒辦法預知的。」

從開始養狗之後,狗狗也影響著他的個性,「狗是一種很當下的動物,它們不會因為過去的形象或者過去的標籤去改變,總是很直接。我也希望更真實,更誠實去面對自己,或許就跟動物一樣,可以接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