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防暴隊》的「四宗罪」:大場面注水BUG太多,最多只能賣4億 Loading...
資訊  2024-05-01

五一檔八部新片廝殺,《維和防暴隊》毫不意外的以27%的排片穩坐票房第一,畢竟市場是流量明星的天下。

海外維和題材、槍林彈雨火箭爆炸,再加上黃景瑜、王一博、鍾楚曦、歐豪等頂流明星,《維和防暴隊》想不領先都難。然而,首日票房過億,可專業平台卻只給出4.12億的總票房預測,是系統BUG嗎?

顯然不是,我們再看另一部《九龍城寨之圍城》,不算之前點映成績,首日票房還不到3000萬,排片佔比9.1%位列第五,比宮崎駿的老片《哈爾的移動城堡》還低,然而平台給出的總票房預測卻高達4.51億,不好意思,比暫時領先的《維和防暴隊》還要高。

理由很簡單,平台做的是多維度預測,可不止看首日成績,觀眾品位提升、消費越來越理性,電影的口碑變得至關重要,只有好電影才能走得遠,《維和防暴隊》這方面是短板,粉絲支持三日鮮,話撂在這兒,不用等五一假期過完,排片就會被《九龍城寨之圍城》反超。

看完兩部電影,發現質量相差太遠,幾乎是雲泥之別。

豆瓣評論和我的觀點一致,《九龍城寨之圍城》首頁隨機顯示的五條短評清一色五星,電影動作拳拳到肉、中二熱血,氣氛營造的極為緊張,劇情編排得當,有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的感覺,無論是冷兵器的對決還是拳腳廝殺都不乏新鮮感,結尾王九破功,陳洛軍被龍捲風吹上天台,誇張卻不失宿命感。洪金寶、古天樂、林峯和劉俊謙等,香港老中青三代合力又接力,奉上這部精彩的港式動作片,兩個多小時的時長、多場熱血打鬥,值回票價。

反觀《維和防暴隊》,豆瓣隨機顯示的五條評論有四條差評,而另一條打三星的也在抱怨電影讓人「無法入戲」。不吹不黑,《維和防暴隊》的缺點肉眼可見,不難總結。

缺點1,製作低廉、大場面欠奉

時至今日,海外維和題材、動作、槍戰、爆破等元素集合到一起的大片,片長只有101分鐘,還沒有港產動作片時間長,你敢信?

其實有經驗的觀眾僅從片長就應該給《維和防暴隊》打個問號了。有觀眾打一星吐槽「13分鐘的片尾字幕,有效劇情88分鐘」,具體時間我沒數,但正片時長確實覺得不夠,大場面更是欠奉,火箭炮在後面追逐汽車,只有一枚打中,算是電影最厲害的大場面了,然而每一場動作戲都覺得差一口氣、不過癮,畢竟總能不自覺的想起《紅海行動》,大場面的「燒錢量」實在差太遠了。

除此之外,沒記錯的話完整的肉搏戲份只有黃景瑜救人時的那一場,也打的軟綿綿的,沒有拳拳到肉之感。置景不夠大、大場面太少,翻車、爆炸等戲份也都挺小家子氣的,說實話,不用說《紅海行動》了,連《萬里歸途》都有點比不上,奔著看大場面的觀眾,會覺得值不回票價。

缺點2,節奏拖沓、劇情注水撐時長

《維和防暴隊》的劇本薄弱,如果往緊湊了拍、剪輯不鬆鬆垮垮的話,時長撐不過80分鐘,標準的網大時長,質量也是網大的質量。

電影節奏拖沓、轉場奇怪,剛剛燃起來一點兒,馬上就會用慢鏡頭或回憶的戲份讓節奏掉下來,一場戲還沒結束,馬上轉場到另一個場景,《維和防暴隊》的剪輯真的很奇怪,給電影減分不少。

其實前面巡邏、教育、送水送食物等基本都是廢戲,扁平化的角色塑造,靠這些細節的鋪排撐不起來,與其這樣,還不如只拍送證人到法院的全過程,在路上設置重重關卡和障礙,展現維和部隊的突圍過程,拍成動作類型片可能還更好一些。說到底,還是編劇和導演太貪了,一邊是用多餘、無用的戲份往主旋律和煽情靠,另一邊也是在劇情注水撐時長,反正拍文戲比較省錢,節約下來的預算每個人都多分一點不香?就是苦了觀眾了,101分鐘都覺得很冗長,不斷看錶。

缺點3:演員造型和表演不佳,讓人難以共情

我始終不覺得演員的表演不好就只是演員的問題,而是多方面因素結合在一起。

比如妝造,《維和防暴隊》真的很糟糕,又忍不住提《紅海行動》,裡面的角色個頂個的風塵僕僕、心力交瘁,陷入絕望后靠信念支撐,林超賢懂得如何將最底層的人性掙扎壓榨出來。《維和防暴隊》則怎麼看都不舒服,角色們白白凈凈,臉上的傷假假的,在危機四伏的鬧市區巡邏絲毫感受不到危機感和緊迫感,像穿著制服走T台,很難讓人入戲。

表演也確實沒什麼說服力,黃景瑜飾演的余衛東和王一博飾演的楊震,在戰友之外還有一層私人關係,但兩個人一點也沒表現出來,所有演員的心疼和憤怒都浮於表面,以至於鍾楚曦飾演的丁慧犧牲那場戲,非常難以共情,只覺得是在煽情,心裡的OS是「怎麼死了這麼久還沒完」?

缺點4:邏輯漏洞和細節BUG太多

題材相近,《維和防暴隊》第一場實戰演習戲就輸給了《紅海行動》第一場荷槍實戰的硬幹,後面更是每一場戲都差的太遠。

電影一直在強調團隊協作,但導演在幾場實戰戲份中,鏡頭運用和正邪交鋒完全沒有邏輯,鬆鬆垮垮一團亂,看不到一點邏輯性,這是導演的功力不夠。

而電影後半段的護送證人戲份,則是編劇太敷衍,很多邏輯細節都有問題。

比如,明知道證人處在極度危險當中,護送途中一定會遭到恐怖襲擊,為什麼只派了兩輛車、幾個人護送?這和送死有什麼區別。後面劇情交代,接到求援之後多輛裝甲車出動,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共同出發?

又比如,這麼高危的任務,難道不是出發時就應該穿上防彈衣嗎?為什麼遭受襲擊被迫下車之後才穿上防彈衣,以及如果穿了防彈衣,丁慧和那個當地警察怎麼輕易被打死了?(又不是爆頭)。

最離譜的是,最終扭轉局勢是來了外援,幾架直升機一頓突突,將恐怖分子悉數消滅,既然有飛機,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安排飛機護送證人,非要用裝甲車送,是在演《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難嗎?

其他細節上的bug也懶得說了,楊震和狙擊手對決也很扯,導演李達超完全不會拍此類戲份,明明《紅海行動》把狙擊手元素拍的那麼精彩到位,為啥抄作業也抄不好啊?

還有結尾法院門口,證人經過那麼嚴密的護送,到了法院這裡就沒事兒了?難道不應該嚴密保護下進入法院嗎,結果門口搞成了歡迎會,現場也沒有清場和摸排,任由狙擊手在視野開闊、可以解決證人的位置上。

這樣一部劇本、拍攝、表演都不夠用心,大場面不夠良心的電影,要不是有黃景瑜和王一博,估計連4億都賣不到吧!說心裡話,遠沒有王一博前三部《無名》《長空之王》和《熱烈》好看。